BIMVIP -- 品茗BIM官方服务平台

历史搜索

论破除BIM+AI迷信,警惕BIM发展大跃进!

BIM吉清 2018-08-13 14:43:22

目录


一、 BIM信息化技术发展路径

二、 BIM + AI发展方向有哪些

三、 BIM + AI技术面临的障碍

四、 为何说BIM + AI是大忽悠

五、 搞什么比BIM + AI更挣钱

六、 基金如何选择好BIM项目

七、ERP大跃进就是前车之鉴

八、究竟是谁会为大跃进买单



一、 BIM信息化技术发展路径


记录, 总结,BIM吉清,改进,信息化的技术发展路径: (包括BIM、智慧城市、ERP、GIS等等所有领域的信息化) 

①. 事物定性化产生指标

②. 指标计量化产生数值

③. 数值电子化产生数据

④. 数据语义化产生信息

⑤. 信息关联化产生模型

⑥. 模型集成化产生BIM

⑦. BIM自动化产生思维

⑧. 思维模式化产生知识

⑨. 知识系统化产生智能

⑩. 智能混沌化产生智慧  

(注:BIM是多模型关联集成形成的多元模型) 


        没看懂?好吧,我解释一下。

        信息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连续、继承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承上启下。在起步阶段,要先实现可定性分析,然后是可定量计算,依次是: 可定性分析→可定量计算→可电子存储→可语义赋能→可关联联动→可集成系统→可自动处理→可模式标准→可系统思维→可混沌思考。


        这个概括总结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我们处于哪个发展阶段,要往哪个发展方向走,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什么。。。由于发展之间的连贯性、继承性,跳跃式发展的大跃进只会让我们自讨苦吃。


二、 BIM+AI发展方向有哪些


         记录,反思,总结,BIM + AI的方向是什么?

        老丘:高手们,聊聊Al十BIM有哪些点?18年开始研究

        BIM吉清:一句话概括AI在BIM方面的应用方向:

        所有的BIM应用,都要经历:手工作业、半自动化作业、全自动化作业、智能化AI作业,共计四个阶段。即使建模本身,也有AI化的需求,实现根据人的需求指令自动建模。

        BIM的应用,按照设计建模、设计分析、设计资料生成、施工建模、施工分析、施工文档生成、运维建模、运维分析、运维文档生成等一级划分后,可以进行二级分解出很多BIM应用出来,无论里面那个BIM应用,都最终要实现AI化。

        不仅仅是设计合规性检查、碰撞检查、进度计划编制与分析等若干个点需要AI化,最终全部BIM应用都要实现AI化。

        所以宣称大而化之我们要AI的人,要么不懂,要么装懂。你究竟是要在哪一个点实现AI?全部?那就是你自己也没有想清楚才会大而化之。方案、设计、出图、采购、安装、施工、运维等等不同阶段,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有很多具体的AI技术的应用,但是都不能代表所有的AI,而且每一个AI技术的应用需要匹配的专家能力都不一样。你必须说清楚你要搞哪一个AI?

        如果你笼统地告诉我你要搞家装AI,对不起,我认为你是在欺负我读书少。


三、 BIM+AI技术面临的障碍


        路桥BIM专家张红勇:BIM的AI应用目前面临的三个障碍


         要实现AI应用,应明确以下几点:

        1.BIM信息模型管理办法的落后制约了模型数据的后续应用与价值挖掘

        已有软件的精细化建模尚未完全实现,仅局部应用,轻量化处理模型未完成,数据缺失或不完整,制约了模型数据的深度应用。


        2.基于BIM数据的AI实践经验及由经验提炼得到的知识严重不足制约了AI技术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实现AI,需要训练,我们训练的数据,需要达到的效果和需求不明。


        3.工业化水平的低下制约了信息化数据的采集、清洗与挖掘

        建筑业与工业自动化相差甚选,尚未达到数据到自动识别,加工的程度,仅靠人工积累的数据可靠度,达不到大数据分析的条件,在数据收集方面还有待提高。


        BIM吉清:中国BIM界最大的笑话,就是AI。

        行业技术人员自己对业务专业技术本身的理解、把握、实践,还有经验模式化成知识、知识规则化成算法等等方面(之和 = 业务标准化+标准体系化+体系自动化+自动智能化)都半壶子酒,然后就说,

         我们要搞AI(= 让工具代替我们这些笨蛋先智能起来)

         这种人,我只能说,建议兄弟您高才去海外发展吧。

        看到在中国建筑业说要搞AI的,我就知道这个人要用洋墨水来骗我读书少。


四、 为何说BIM+AI是大忽悠

        BIM+AI+大数据+云计算创业的人都是大忽悠。

        这些都不是中国建筑IT应用现状需要的技术。

        没有需求的东西,只能处于研发储备阶段,像鲁班、广联达、鸿业、欧特克、PKPM这些有现金流产品支撑企业生存的企业才有条件做前期准备和市场培育试验引导。

        成果不能在三年内转化为现金流的项目拿来创业,是以对自己(及家庭)的不负责来牺牲社会资本、人才等资源。

        中国建筑业的信息化需求根植于且略高于客户的业务、管理、经营的文化。走的太前要么靠别人输血存活,要么死在沙滩上。

        若不赞同中国BIM+AI是大忽悠论断,可参照别的领域AI发展水平做佐证。

        以最热门的智能驾驶来对比吧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到今天,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得有现实世界的数字模型来完善智能算法,不然计算量太TND庞大了,而且无法实现更高级的算法思路。像我以前在日本搞道路车载扫描点云数据研发的时候,就发现同样的问题,如果数据太单一,只有空间信息,没有图像点素信息,很多规则的提炼非常难。

         数据单一性会降低算法决策的准确性!

         很多时候,算法结果需要异性数据源来做佐证的,就像我们人一样,判断决策的时候,需要通过不同角度的思考来对比验证。比如说,有个人脸长的很像女性,可是你一看他身材轮廓的弧线不够柔美,你就会怀疑他是不是男性,再说几句话,声音粗犷,完了,可以断定这个人就是个男的。

         回到起点,BIM+AI也需要解决多源数据及准确性的问题。可是,建筑工业化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技术规范化水平这么差,哪来的准确的多源数据?

        (记录,反思,总结,无比重要,破除BIM界AI迷信与狂热及误人子弟,脱掉AI大忽悠的底裤)


五、 搞什么比BIM+AI更挣钱


       中国建筑IT应用现状最迫切、最庞大的需求是什么?

       岗位专业级工具产品!岗位专业级工具产品!岗位专业级工具产品!

       很多人会说,吉清,你out了,现在最火的是各类BIM平台的开发。

       哈哈,哈哈,哈哈哈。

       BIM平台的开发,是虚火。

       试问,连信息都用不好,都生产不了,都管理不好,你的BIM管理平台除了可视化还能有啥?

        如果只是可视化,那我要你的BIM平台干啥?大量Free的桌面端BIM viewer不就可以了?

        BIM平台开发之所以火,是因为同时能深刻理解管理(项目与企业)、工具(信息化软件)、平台(信息化平台)的本质的高级管理人员太少,所以,无法在BIM研发方向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规划,只好跟风。别人干啥我也干啥,没人我就去挖软件公司的IT人材来。

        同望的人跳槽跑到央企信息化部门去开发平台,我认为是行业的悲哀与发展的倒退!软件公司的人拿不到高薪被吸走了,不利于行业的进步。


六、 基金如何选择好BIM项目


        要选那些根植于客户需求脚踏实地且眼光长远的创始人,脚踏实地站稳脚跟了,思路会越来越开阔,同时实力越来越雄厚就可以干更多有开创性的事情,而BIM领域可以开创性的事情太多了。

        那些没有IT基因、事业根基来搞BIM研发的人,满脑子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其实不应该来工科领域,应该去马云长歌袖舞的互联网领域(面向商贸、个人消费等的互联网电商)。

        商业领域需要的确实是资本推动的资源整合自上至下的创新,而工科领域需要的是有技术落地支撑的自下至上变革的创新。


七、ERP大跃进就是前车之鉴


        从建企ERP大跃进失败汲取教训警惕BIM大跃进

        从商务利益博弈看我国建企

         ERP信息产业技术路线问题

         表面上,ERP的实施不顺利是先进的技术体系与传统的管理文化兼容性差,这其实是我国ERP实施咨询行业为自己找的台阶,是由于能力不足但是胃口过大而对客户洗脑转移风险!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技术与商务,但是核心还是商务。什么意思?

         那就是ERP供应商为了全部拿下客户的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大单(=钱全部自己挣了),而选择单一系统技术路线,而不是异构系统整合技术路线。当然,这里面由于客户不懂要求信息化一体化,ERP供应商顺水推舟。客户的要求是没错的,信息化当然要实现一体化,但是在具体的技术措施上,就像中国BIM发展联盟理事长黄强同志说,BIM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模型组成的,ERP体系也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模型组成的。企业信息模型也需要拆分成好几个模型!

         单一系统技术路线就像一台没有进行模块化分割、子系统分解的精密复杂的仪器,娇嫩的不得了。一个环节不注意,就容易引发连锁问题。

         如此堆积技术风险而不分解风险,还怪客户的管理体系不创新,还怪客户的员工不配合,唉,究竟是谁给谁服务?

         技术问题转化成管理问题强迫客户突变式改变管理?这太坑了吧。管理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一定是分步实施的。就算是对管理进行推到重来外科手术式变革,也得是一边推、一边建的并行方式。

         这都怪住建部推建企信息化ERP,搞大跃进而不是循序渐进,好心办砸事。

         突然涌出大量ERP建设的业务,软件公司想管你质量但是同行在拼命收割客户,能沉住气么,还不都得拼速度。

          BIM是否可以大跃进,同理!


八、究竟是谁会为大跃进买单


         大跃进到最后,最痛苦的不是客户,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所有BIM从业人员,失去了信任客户大不了伤心欲绝不干了,而我们自己还要靠这个吃饭!要珍惜BIM大事业,不要自己砸自己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