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一期)A区工程


中科盛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北至天目山路,东至大同新村,南至泰山路,总建筑面积28478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为6178平方米,框架四层结构,建筑高度16.8米;行政楼建筑面积为2017平方米,框架二层结构,建筑高度8.1米;1#宿舍楼建筑面积为3732平方米,框架六层结构,建筑高度23.1米;2#宿舍楼建筑面积为5068平方米,框架六层结构,建筑高度23.1米;食堂建筑面积为1973平方米,框架二层结构,建筑高度9.7米;实训楼建筑面积为6155平方米,框架四层结构,建筑高度21.8米。


效果图

二、BIM应用情况

  1)施工场地三维布置:结合图纸及现场布置、周边环境,创建施工场地三维布置BIM模型,真实反应场地布置及周边环境。     

  2)涉及公共部位交叉施工的,牵头各参建单位,在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BIM图纸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方案提交设计单位校审后实施。    

  3)施工进度方案模拟:采用BIM实时体现项目施工进度,做好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4)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自动检查布置不合理点;让现场安全规范标准,安全检查布置一次到位。    

  5)三维模拟土方开挖施工;同时可导出不同时期土方开挖剖面图。 

  6)可根据设置的时间节点,一键生成不同阶段工程用量,解决现场临时设施算量难问题。 


三、施工场地布置的应用

  1)建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BIM构件库

      借助BIM技术对施工场地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进行建模,并进行尺寸、材料等相关信息的标注形成统一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库。

  2)场地区域划分

    利用品茗进行三维建模,将场地的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等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内物料区、道路、临时水电布置等进行合理布置。

   3)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基于已经划分好的场地区域在施工场地对机械进出场进行模拟,对机械设备位置再次检查,保证场地位置最佳,机械移动路线合理。

   4)企业形象展示

    利用BIM技术进行企业形象的三维展示,能更直观的查看场地布置情况,提高沟通效率。

   5)场地工程量统计

    利用建好的模型,对场地布置的工程量进行精准的统计。

   6)场地多方案对比

     通过BIM构件库的建立快速搭建多种场地布置方案,从经济、组织、交通、各不同阶段的需求等多方面数据的反馈找出更好方案。 


四、场地布置

1、施工分阶段展示

微信图片_20181031142409

装修阶段

微信图片_20181031142414

施工阶段

微信图片_20181031142418

打桩阶段


2、场地布置细部节点

图片1

主门出入口

图片2

施工人员进场闸机

钢筋加工场

钢筋加工场

临电临水

临电临水

图片3

宣传标语

五、施工进度方案模拟

        应用BIM技术实现进度计划与工程构件的动态链接。通过甘特图、施工模拟等多种形式直观表达进度计划和施工过程,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监理方与业主等不同参与方直观了解工程项目情况提供便捷的工具。     基于BIM技术对施工进度可实现精确计划、跟踪和控制,动态地分配各种施工资源和场地,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并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及时分析偏差对工期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保证项目能按时竣工。 

施工总进度计划

装修阶段4D模拟


六、BIM应用效益


1)现场布置优化

        施工现场作业面大,各个分区施工存在高低差;现场复杂多变,容易造成现场平面布置不断变化;项目周边环境的复杂往往会带来场地狭小、基坑深度大、周边建筑物距离近、绿色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等问题。BIM技术可以为平面布置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创建好工程场地模型与建筑模型后,通过创建相应的设备、资源模型进行现场布置模拟。同时还可以将工程周边及现场的实际环境以数据信息的方式挂接到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现场场地平面布置,并通过参照工程进度计划,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各个阶段的现场情况,灵活地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实现现场平面布置合理、高效。 


2)进度优化

       4D进度模拟提供3D可视化平台,让项目相关人员都能够更加轻松地预见到施工建设的进度计划,并且可随时对施工进度任务安排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优方案,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进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一致。 


3)成本优化

      运用BIM模型,根据施工进度可快速获取工、材、机的使用计划,避免资源的随意进出带来的浪费。同时运用4D-BIM技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能够在施工中科学组织施工人员连续或交叉作业,使工序之间连接紧密合理,避免窝工,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4)工作面管理

      在施工现场,不同专业在同一区域、同一楼层交叉施工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对于一些大型工程和超高层建筑项目,由于分包单位众多、专业间频繁交叉施工,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资源合理分配、工作过程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应用BIM技术,可提高施工组织协调的有效性,集成工程资源、进度、成本等信息,实现合理的施工流水划分,并基于模型完成施工的分包管理。 


5)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施工过程的必备环节,传统技术交底存在交底人表述不清、施工人员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在三维场布阶段,运用BIM技术,通过虚拟预演的方式向施工人员交底,使其对施工区域的规划及施工现场的准备有切实了解,并达成共识,为后续顺利施工奠定基础。同时,运用BIM模型以动态方式展现设备吊装过程,技术人员可依次模拟路径完善吊装方案、选用吊装设备,合理布置起重机械等施工设施,并科学规划施工道路。 


视频展示

漫游动画航拍


漫游动画新


施工动画模拟


投TA一票